(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面试题目】根据就业部门的统计,现如今包括非师范生在内的大量高校毕业生,甚至很多硕士、博士,会选择在校期间考取教师资格证,期望毕业后进入一、二线城市就业,担任教师。对此现象,请问你怎么看?
【政道解析】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题。本题的核心话题为“非师范生,甚至很多硕士、博士期望毕业后进入一、二线城市担任教师”,这是伴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产生的有利有弊的社会现象。在作答时可以分析这些非师范生这样选择的原因,并进一步剖析这样的选择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思考以何种方式既能尊重他们的选择,又能人尽其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下面结合题目具体分析。
审题点1:“根据就业部门的统计,现如今包括非师范生在内的大量高校毕业生,甚至很多硕士、博士,会选择在校期间考取教师资格证”
就业部门的官方统计,说明在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的情况之下,高校毕业生都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最近两三年内,由于疫情影响,很多行业低迷,但是教师行业相对稳定并且福利待遇好,另外,很多教师编制是附带解决户口的,可见大量高校毕业生考教师资格证有着一定的客观和主观因素。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这其中包括了非师范生,甚至很多硕士、博士,这些高层次人才综合素质较高,从事教学工作更益于孩子成长,而且优秀人才的进入也有助于优化教师队伍。但是,他们有很多是非师范生,那么是否专业、是否能够胜任,甚至是否存在一定的人才浪费,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所以还要思考如何帮助毕业生理性择业,如何在保证教师招聘质量的同时避免人才浪费。可以从毕业生自身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要严格教师招录并优化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两个方面解决。
审题点2:“期望毕业后进入一、二线城市就业,担任教师。对此现象,请问你怎么看”
这些毕业生期望进入一、二线城市,这也是题干中的重要信息。这些毕业生不仅仅想要成为老师,更想进入一、二线城市发展,说明大城市有足够的资源和吸引力。但这是否会加大区域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值得反思。所以,还要思考如何均衡教育资源,可以由政府从政策和技术角度解决。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对于非师范生,甚至很多硕士、博士期望毕业后进入一、二线城市担任教师的现象,持包容审慎的态度;其次,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及主观原因;再次,分析他们毕业后进入一、二线城市担任教师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不同主体出发进行论述;最后,从与毕业生自身及有关的主体着手,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